木模板業務相對復雜,行業也缺少管理工具,一直以來企業以包代管忽略了對其管理,導致這個幾十年未變的傳統作業模式,制約了企業的精細化管理和高質量發展,主要體現在一下幾方面問題:
(1)效益問題:木模板工程各環節全部依靠人工,在配模下料過程中,主要依靠工人經驗,因此原材料浪費嚴重;同時木模板一直都是散拼散拆(模板、方木分離)工藝,勞務管理不到位,工人隨意性強,板材損耗大,周轉次數有限。目前行業板材利用率僅為70-80%,是目前制約成本的主要問題。
(2)效率問題:木模板安裝時,工人在工作面上要完成配模、下料、加工、鋪裝、加固等多道工序,且依然依靠臺鋸、手電鋸、手鋸等非常傳統低效的設備,導致目前一個成熟木工一天的安裝量僅為20平米,想解決進度問題,就要面臨大量的勞動力需求。
(3)風險問題:木模板作業的全部工序基本都在工作面上完成,因此存在諸多安全和質量隱患。如加工產生的大量鋸末,不僅容易發生火災,同時也會造成混凝土表面夾渣的質量問題;傳統設備隨意使用,工作面私搭明線違章用電的情況普遍,容易發生觸電事故;使用最頻繁的臺鋸,裝置簡陋防護措施不到位,工人經常發生機械傷害事故等。但由于缺少工藝創新,上述諸多隱患一直暴露在現場。
(4)管理問題:正是由于木模板工序復雜、缺乏先進的設備工具和技術創新手段,導致現在企業基本采取以包代管的模式,不論清包還是擴大清包,還是以總包工作經驗決策和勞務松散管理為主,因此在成本、進度、質量、安全等方面存在明顯問題。